引用本文
  •    [点击复制]
  •    [点击复制]
PDF HTML全文阅读
本文已被:浏览 79次   下载 57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中医脾藏象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旭,刘雷蕾,吴瑜
0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南开医院天津 3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
中医脾藏象不仅包括解剖学结构、生理功能单位的集合,还包括时藏相应理论指导下与之相通应的时空环境,以及中土五行思想指导下与其他四藏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目前,在脾主运化理论现代科学内涵与应用的研究中,依据“脾主运”“脾不运”“脾主化”“脾不化”的分解设计研究模式,明确提出了“治脾五法两平衡”的治疗新策略。同时,与脾系统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被誉为“第二基因组”,虽定位在肠,但根据现代研究进展发现其通过与宿主之间的交互作用参与了脾藏象的多方面功能,可作为评价脾生理功能的有效指标之一,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改善脾的部分功能。本文就肠道菌群和脾的解剖学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时空环境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基于肠道菌群调节脾胃相关疾病的科研和临床提供启示与思路。
关键词:  脾藏象  肠道菌群  解剖  生理功能  脾主时
DOI:10.3969/j.issn.1007-6948.2024.06.032
投稿时间:2024-06-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104706);中医中西医结合项目(2023166)
Abstract:
Key words: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