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分享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
通讯作者:

陈捷,E-mail: chenjiesrm@126.com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6948.2024.05.009

参考文献 1
王伟娜,姚金含,成曦,等.2021年波兰妇产科医师协会 “女性SUI管理指南”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4):262-265.
参考文献 2
Weber-Rajek M,Strączyńska A,Strojek K,et al.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and extracorporeal magnetic innervation(ExMI)in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iomed Res Int,2020,2020:1019872.
参考文献 3
王云,张华,马玲,等.护理干预对PFMTSUI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3,36(10):116-119.
参考文献 4
张竞,张艳艳,张杨.老年尿失禁病人康复诊疗技术新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3,37(1):22-25.
参考文献 5
景晶,巨娣,田利红,等.产后SUI女性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2):251-256.
参考文献 6
张蓓,马玲.配偶支持联合早期PFMT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5):390-392.
参考文献 7
张雪,王金炎,张亚辉,等.PFMT病人依从性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全科护理,2023,21(8):1019-1024.
参考文献 8
蔡舒,任旭,宋均仿,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社区女性SUI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5,22(11):64-67.
参考文献 9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SUI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5):289-293.
参考文献 10
王英,胡志琴.PDCA循环管理联合回馈教学法在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4):280-282.
参考文献 11
毛文娟,江明珠,陈文多,等.APP联合阴道哑铃的PFMT居家康复模式在老年女性SUI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22,21(9):47-54.
参考文献 12
白雪,苏芳静,李红玉.中文版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5):1857-1860.
参考文献 13
吴千豪,侯榕洁,傅丽媛.近10年国内外盆底康复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29(6):673-685.
参考文献 14
张秀兰,钟文珍,严文广,等.女性SUI盆底康复治疗的远期疗效[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8(3):414-421.
参考文献 15
邝结仪.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3):469-471,474.
参考文献 16
Hagen S,Elders A,Stratton S,et al.Effectivenes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with and without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2020,371:m3719.
参考文献 17
田静,张宝玉,王青.认知行为式自我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0):176-178.
参考文献 18
徐琛,周巍,苏靖.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的康复方案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9):2928-2932.
参考文献 19
潘红芳,张盈.基于IMB模型的盆底康复训练方案在初产妇产后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3,34(15):2248-2251.
参考文献 20
丁子钰.回授法在女性SUI患者盆底肌锻炼中的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21.
参考文献 21
Sheng Y,Carpenter JS,Ashton-Miller JA,et al.Mechanism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managing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a scoping review[J].BMC Womens Health,2022,22(1):161.
目录contents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的互联网+延续性盆底康复护理对压力性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盆底医学中心收治的200例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延续性盆底康复护理”为暴露因素,根据是否接受延续性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分为试验组(121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在患者出院后,试验组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盆底康复护理平台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电话的形式进行定期随访,填写问卷资料,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3个月两组患者盆底肌训练(PFMT)依从率、PFMT自我效能(BPM-SES)评分、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1、3个月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及干预1、3个月后,两组的PFMT自我效能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PFMT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及干预1、3个月后,两组的ICI-Q-SF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3个月后,试验组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盆底康复护理平台对SUI患者的居家康复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提高患者的PFMT依从性及PFMT自我效能,改善尿失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rnet combine continuous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stress incontinence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platform of clinical research. Method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method was used. 200 SUI patients who visit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treatment in the Pelvic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April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cohort. With "continuous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s the exposure factor, 121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7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ivide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received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Internet-based continuous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latform to carry out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form of telephone for regular follow-up, filled in the questionnaire data, and compared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compliance rate,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self-efficacy score (BPM-SES),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 (ICI-Q-SF)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complianc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1 month and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self-efficacy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or 1 month and 3 months,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self-efficacy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The ICI-Q-SF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and the ICI-Q-SF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for 1 month and 3 months (P<0.01).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on the hom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compliance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self-efficac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尿失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特指在喷嚏、咳嗽、大笑等腹压增加时出现的尿液漏出而逼尿肌未见收缩,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1-2]。SUI可导致会阴皮肤潮湿,诱发皮肤瘙痒、炎症,严重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影响肾功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医疗负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都造成严重的影响[3-4]。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为目前临床公认的防治SUI的一线疗法,通过有意识地收缩与舒张提肛肌、尿道括约肌等盆底肌肉组织,增强盆底肌肌肉力量与协调性,短期有效率可达50%~75%,但是最终的治疗效果依赖于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及动作规范性[5-6]。由于缺乏规范动作的指导及锻炼动作本身的单一重复性,容易使患者产生单调、枯燥乏味的不良情绪,因此患者依从性普遍不高[7]。延续性护理可实现患者从医院至家庭转移时得到医护人员的持续地照护,旨在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纵向延伸护理服务时间,横向拓宽照护层次,以尽量满足患者自医院回归家庭和社会后的健康需求。在如今的数字信息化时代,移动医疗APP、网络平台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在线给予患者专业指导,实现医患有效沟通,为更多患者提供了治疗机会[8]。本研究将以盆底常见疾病SUI为例,探讨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的互联网+延续性盆底康复护理对该类患者PFMT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SUI患者PFMT依从性、增强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4月24日—2023年1月3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盆底医学中心行康复收治的200例SU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盆底康复护理平台所提供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在盆底医学中心行1个疗程康复治疗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随访,连续7 d未接受线上回访或未填写平台问卷者视为不接受),分为试验组(121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1.2 诊断标准

  • 符合《女性SUI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9]中SUI诊断标准:打喷嚏、运动等腹压增高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自主漏尿,压力诱发试验(+)。尿失禁病情程度采用Ingelman-Sundberg主观分度法进行评价:咳嗽、喷嚏等强烈腹压的情况下出现漏尿,不使用尿垫为轻度;快步走、跑步、上下楼等中等强度活动时出现漏尿且需使用尿垫为中度;轻微活动或仅体位改变即出现漏尿为重度。

  •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纳入标准:1)年龄18~60岁;2)在盆底医学中心接受规范盆底康复治疗1个疗程,且1个疗程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接受本中心回访者;3)存在可以电话联系和通过盆底医学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随访的条件(本人或主要照顾者拥有智能手机且熟练使用)。4)本人或主要照顾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排除标准:1)神经源性膀胱或其他类型的尿失禁;2)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智力障碍无法配合者;3)严重泌尿系统感染、盆腔肿瘤患者;4)拟行SUI手术治疗的患者。本研究通过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件号:2021-011-02)。

  • 1.4 研究方法

  • 1.4.1 对照组

  • 在治疗结束后居家期间的第1、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给予SUI相关疾病知识的口头宣教,并询问居家PFMT情况,对于依从性欠佳的患者,询问原因,并给予情感支持,鼓励其克服困难。了解患者对正确PFMT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于掌握不全的地方需进行耐心讲解,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 1.4.2 试验组

  • 在1个疗程中的居家时间及治疗结束后居家期间的第1、3个月采用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的互联网+延续性盆底康复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具体的干预方法如下:1)基于盆底中心所建立的病例与科研一体化平台(平台建设框架见图1),采集院内就诊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诊疗数据,包括疾病症状、治疗方案等,帮助患者及家属关注盆底医学中心微信公众号,要求患者须有1名家属关注盆底医学中心微信公众号,以便共同参与SUI的随访配合。2)PFMT指导:护士根据患者的盆底康复评估结果,个性化指导患者的PFMT方法,指导患者根据生物反馈治疗仪上显示的肌电信号图形,进行有规律的盆底肌锻炼,在进行锻炼的时候不可使用腹肌和臀大肌等其他部位肌肉,否则显示屏会有训练错误的提示,经过康复师的多次指导与练习,使患者逐步掌握盆底肌锻炼的正确方法。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接受程度给予姿势矫正、核心肌锻炼、关节紊乱纠正等运动方法指导。入院当天给予患者PFMT指导手册,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普及盆底肌锻炼的重要性。3)健康宣教:通过微信公众号反复发布尿失禁现象评估、表现症状、预防保健策略等盆底健康教育相关的视频、推文等内容,供患者在业余时间学习,使其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提升健康认知水平;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治疗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以利于提升盆底肌的康复训练效果。5)随访跟踪:(1)一般盆底随访跟踪:定期提醒患者参与随访,完成相应的问卷及一般情况(如康复运动、睡眠、饮食、情绪等)问卷的填写,详见图2;(2)PFMT的随访跟踪:微信公众号PFMT管理模块可实现盆底肌锻炼提醒,每日3次,并用文字提示正确的锻炼方法、注意事项,患者也可根据自身的作息特点自主设置适合自己的锻炼时间。还可每日提醒患者填写PFMT日记,提醒患者详细记录每日PFMT次数、每次的持续时间,PFMT日记页面可显示本周锻炼进度的百分比(累计锻炼时间/标准时长420 min),一周锻炼进度不足50%者给予温馨提醒功能,当日未进行锻炼的可记录未锻炼的原因,详见图3。6)数据反馈与分析:随访的问卷内容与锻炼信息将自动上传至科室随访系统,医护人员根据上传的数据分析患者PFMT依从情况,对依从性不佳的患者,在线上适当进行督促提醒,对于锻炼过程中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可协同家庭成员给予情感支持,分析难以坚持锻炼的原因,鼓励完成锻炼。1个疗程居家期间及1个疗程结束后居家的第1、3个月,由公众号定期发放相关问卷,提醒患者填写并上传,由专人进行跟踪,对遗漏的患者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补充。7)答疑解惑:患者可通过公众号随时向其主管的医护人员发起线上咨询,医护人员将统一解答各种疑惑和留言(见图2),对于患者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中记录与收集,后续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科普强化。8)用户反馈与信息保障:平台同时定期寻访患者对本平台使用的体验,跟踪用户反馈,并与数据库软件开发商协商不断优化升级,以保证患者的使用依从性,平台签订用户数据安全保护协议,设立数据导出权限,有效保障了患者的隐私安全。延续性护理研究流程见图4。

  • 图1 病例与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框架图

  • 图2 线上随访与医患沟通

  • 图3 微信公众号PFMT管理模块示意图

  • 图4 延续性护理研究流程图

  • 1.5 评价指标

  • 通过微信公众号或电话询问的方式进行随访,收集盆底肌依从性相关指标如下:1)PFMT依从率:根据延续性盆底康复护理平台的随访资料显示的近7 d的PFMT频率和时间,对依从性进行评价,PFMT标准的时长与锻炼频率分别为≥3次/d且锻炼时间≥20 min/次,1周总时长≥420 min;将每周锻炼总时长达到标准时长的50%,即1周锻炼总时长达到210 min,视为依从性好,不足210 min者视为依从性差[10-11]。②PFMT自我效能:采用盆底肌肉训练自我效能量表(broome pelvic muscle self-efficacy scale,BPM-SES)[12]平价,该量表共23个条目,包含预期自我效能感和预期结果共2个维度,总分为85分,<50分为较低,50~70分为一般,>70分为良好,自我效能得分越高,代表患者完成PFMT的自信心越强。3)尿失禁总体情况: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分别评价患者的漏尿频次、漏尿量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总分0~21分,分值越高,表示尿失禁症状越严重。

  • 1.6 统计学方法

  •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来自临床科研一体化数据库平台,经筛选后导出excel表格,再由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多个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 2.1 PFMT依从性

  • 干预1、3个月,试验组的PFMT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表2 两组PFMT依从率比较

  • 注:a与本组干预1个月比较,P<0.05;b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P<0.05

  • 2.2 PFMT自我效能评分

  •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的PFMT自我效能评分BPM-SES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P<0.05),其中试验组上升趋势更明显。两组干预前BPM-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试验组BPM-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表3 两组干预前后PFMT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 注:a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P<0.05

  • 2.3 ICI-Q-SF评分

  •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的ICI-Q-SF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下降趋势更明显。两组干预前ICI-Q-S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试验组ICI-Q-S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表4 两组干预前后ICI-Q-SF评分比较

  • 注:a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论

  • SUI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受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包括妊娠分娩、激素变化、年龄等,给女性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PFMT可能为未来盆底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目前国内缺乏合理的PFMT指导,应立足于更好的随访和有效的强化训练体系建设[13]。传统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多采用添加患者微信、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进行,需要人工录入患者病情信息且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容易造成信息丢失。本研究数据库平台着力于实现盆底中心信息数据的高效利用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建立盆底病例数据库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前者可收集患者资料,捕捉微信公众号平台沟通随访资料,实时于前端将患者康复情况、病情变化等信息反馈于医护端,医护人员可将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调整康复方案并给予患者健康宣教的建议,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大大提升了医患沟通的效率。

  • 试验组患者在1、3个月后的PFMT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本研究的延续性护理平台能有效提高患者锻炼的依从性。PFMT是有效提升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肌群核心力量的物理疗法,其治疗不受场所、外部条件等限制,患者可在居家、工作、休息等任意方便的时间进行自主锻炼。但是在简单口头宣教下,超过25%的患者无法完全准确地掌握PFMT的正确方式与要点[14],比如部分患者在收缩时错误地动用了大腿、腹部等盆底以外其他部位的肌肉,使得锻炼效果不理想,另外部分患者认为PFMT单一、枯燥、缺乏趣味性,以上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锻炼的依从性,使患者难以坚持,而具有规范监督的PFMT将有望更大程度地提升疗效[15-16]。本研究微信公众号特定的盆底功能管理模块能有效地对患者的康复锻炼进行信息化监督,通过信息提醒,督促患者锻炼,能有效减少患者遗忘次数,保证锻炼次数。通过电子化PFMT日记的形式,督促患者进行记录,实时显示患者的锻炼进度,并给予反馈,能让患者清楚看到自己的锻炼的累计量,1周累计量不足50%的患者可给予鼓励提示,由此激发患者积极性。患者记录的锻炼信息又可实时反馈于平台前端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询问锻炼过程中的困难与疑问并提供情感支持。研究发现,医护人员参与PFMT的监督,或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与指导,可以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提供的PFMT音频可指导患者跟随指令规范收缩盆底肌,使患者把握收缩与放松的时间,更容易掌控锻炼节奏,伴随的音乐能舒缓患者身心,增强锻炼的趣味性[7]

  • 本研究中的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感可简单概括为SUI患者自身对可完成盆底肌锻炼的信任水平与该项疗法所带来效果的信心水平的心理反映。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干预,患者的PFMT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提高。研究发现,患者对于盆底疾病康复知识的匮乏,将使得盆底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大打折扣,使得康复效果不尽如人意[17]。本研究通过不定时地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健康教育和盆底肌锻炼相关知识,且推文短小精炼,语言特点较为通俗,患者阅读无负担且易懂。医护人员实时线上答疑,进一步拓宽了患者摄取盆底专业康复知识的途径。研究发现,良好的康复知识宣教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而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能激发患者对尿失禁疾病的康复信心,进一步帮助患者形成健康行为[18-20]。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ICI-Q-SF评分随时间逐渐下降,试验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随着患者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了提升。研究发现,PFMT达到理想效果是盆底肌肌肉力量的增强和核心肌力提升的作用结果,而这需要依托一定的时间和训练强度[21]。信息化监督保证了患者对PFMT的依从性,使得盆底肌锻炼的强度和锻炼的动作质量能更好地达到提升盆底肌肌力的要求,从而有效改善尿失禁症状。

  • 综上所述,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的互联网+延续性盆底康复护理平台的运用能有效将医护人员及居家康复患者进行关联,形成的一套综合的行为-心理延续性综合管理模式,将规范化、专业化的护理干预从医院延伸至家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实时监测患者康复动态,实现护患间的有效沟通,从而提升SUI患者居家PFMT的依从性,促进了盆底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但因延续性护理平台建立的时间尚短,其具体运作效果还有待于继续观察,未来将致力于将该延续性护理平台推广至更多的人群,探究不同人群使用的效果,增加更多观察指标,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以便更好地实行延续性护理。

  • 参考文献

    • [1] 王伟娜,姚金含,成曦,等.2021年波兰妇产科医师协会 “女性SUI管理指南”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4):262-265.

    • [2] Weber-Rajek M,Strączyńska A,Strojek K,et al.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and extracorporeal magnetic innervation(ExMI)in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iomed Res Int,2020,2020:1019872.

    • [3] 王云,张华,马玲,等.护理干预对PFMTSUI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3,36(10):116-119.

    • [4] 张竞,张艳艳,张杨.老年尿失禁病人康复诊疗技术新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3,37(1):22-25.

    • [5] 景晶,巨娣,田利红,等.产后SUI女性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2):251-256.

    • [6] 张蓓,马玲.配偶支持联合早期PFMT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5):390-392.

    • [7] 张雪,王金炎,张亚辉,等.PFMT病人依从性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全科护理,2023,21(8):1019-1024.

    • [8] 蔡舒,任旭,宋均仿,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社区女性SUI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5,22(11):64-67.

    • [9]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SUI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5):289-293.

    • [10] 王英,胡志琴.PDCA循环管理联合回馈教学法在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4):280-282.

    • [11] 毛文娟,江明珠,陈文多,等.APP联合阴道哑铃的PFMT居家康复模式在老年女性SUI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22,21(9):47-54.

    • [12] 白雪,苏芳静,李红玉.中文版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5):1857-1860.

    • [13] 吴千豪,侯榕洁,傅丽媛.近10年国内外盆底康复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29(6):673-685.

    • [14] 张秀兰,钟文珍,严文广,等.女性SUI盆底康复治疗的远期疗效[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8(3):414-421.

    • [15] 邝结仪.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3):469-471,474.

    • [16] Hagen S,Elders A,Stratton S,et al.Effectivenes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with and without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2020,371:m3719.

    • [17] 田静,张宝玉,王青.认知行为式自我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0):176-178.

    • [18] 徐琛,周巍,苏靖.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的康复方案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9):2928-2932.

    • [19] 潘红芳,张盈.基于IMB模型的盆底康复训练方案在初产妇产后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3,34(15):2248-2251.

    • [20] 丁子钰.回授法在女性SUI患者盆底肌锻炼中的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21.

    • [21] Sheng Y,Carpenter JS,Ashton-Miller JA,et al.Mechanism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managing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a scoping review[J].BMC Womens Health,2022,22(1):161.

图1 病例与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框架图

图2 线上随访与医患沟通

图3 微信公众号PFMT管理模块示意图

图4 延续性护理研究流程图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PFMT依从率比较

表3 两组干预前后PFMT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表4 两组干预前后ICI-Q-SF评分比较

图表 1/1

  • 参考文献

    • [1] 王伟娜,姚金含,成曦,等.2021年波兰妇产科医师协会 “女性SUI管理指南”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4):262-265.

    • [2] Weber-Rajek M,Strączyńska A,Strojek K,et al.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and extracorporeal magnetic innervation(ExMI)in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iomed Res Int,2020,2020:1019872.

    • [3] 王云,张华,马玲,等.护理干预对PFMTSUI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3,36(10):116-119.

    • [4] 张竞,张艳艳,张杨.老年尿失禁病人康复诊疗技术新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3,37(1):22-25.

    • [5] 景晶,巨娣,田利红,等.产后SUI女性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2):251-256.

    • [6] 张蓓,马玲.配偶支持联合早期PFMT对预防产后尿失禁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5):390-392.

    • [7] 张雪,王金炎,张亚辉,等.PFMT病人依从性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全科护理,2023,21(8):1019-1024.

    • [8] 蔡舒,任旭,宋均仿,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社区女性SUI患者盆底肌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5,22(11):64-67.

    • [9]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SUI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5):289-293.

    • [10] 王英,胡志琴.PDCA循环管理联合回馈教学法在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4):280-282.

    • [11] 毛文娟,江明珠,陈文多,等.APP联合阴道哑铃的PFMT居家康复模式在老年女性SUI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22,21(9):47-54.

    • [12] 白雪,苏芳静,李红玉.中文版盆底肌肉锻炼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5):1857-1860.

    • [13] 吴千豪,侯榕洁,傅丽媛.近10年国内外盆底康复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29(6):673-685.

    • [14] 张秀兰,钟文珍,严文广,等.女性SUI盆底康复治疗的远期疗效[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8(3):414-421.

    • [15] 邝结仪.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3):469-471,474.

    • [16] Hagen S,Elders A,Stratton S,et al.Effectivenes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with and without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2020,371:m3719.

    • [17] 田静,张宝玉,王青.认知行为式自我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0):176-178.

    • [18] 徐琛,周巍,苏靖.基于行为阶段转变理论模型的康复方案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9):2928-2932.

    • [19] 潘红芳,张盈.基于IMB模型的盆底康复训练方案在初产妇产后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3,34(15):2248-2251.

    • [20] 丁子钰.回授法在女性SUI患者盆底肌锻炼中的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21.

    • [21] Sheng Y,Carpenter JS,Ashton-Miller JA,et al.Mechanism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managing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a scoping review[J].BMC Womens Health,2022,22(1):161.

  •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