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前列腺炎是由某种病原体和(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于前列腺导致,主要包括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及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尤为常见[1]。该疾病主要影响 50 岁以下的成年男性,由于其与许多疾病症状存在重叠,真实患病率不甚清楚[1]。根据既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约 50%的男性会在人生中某个时期受到前列腺炎的困扰[2],其在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公共卫生事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3]。
-
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争议不断,一般以排尿异常、盆腔区域的慢性疼痛或不适、性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特征[4],更甚者伴有精神心理异常,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2]。该病病因复杂,病程缠绵,愈后容易复发,西医主要通过琢-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及植物制剂等缓解症状[5-6],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针对性不强,难以起到明确的疗效[1]。而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淋证”“精浊病”“白浊”的范畴,先贤们一直致力于该病的攻克,经过多年的沉淀,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上有独特的见解,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疗效显著,副作用相对较少,容易被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7]。
-
本文作者基于“卫气失常”理论提出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一套理论体系,以供同行参考。
-
1 卫外不固精浊起,通补为法调卫气
-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慢性前列腺炎主要常见病机为以肾虚为本,湿热、气滞和血瘀为标,但王树声临床上并不拘泥于普遍的治法,而是立足该病发生发展的源头,侧重调补卫气,治病求本。《灵枢·禁服》曰:“审察卫气,为百病母。”即指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根源所在是卫气的失常。再者《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曰:“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可见卫气之所以称 “卫”,是因其具有保护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卫气失常关系密切,且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明确了卫气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较强的相关性[8-10]。王树声认为,卫气作为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其功能失司是精浊病发病的先决条件,因此,临证时需认识到卫气的重要性,虚者以补益为主,实者以疏通为法。
-
1.1 脾肾受损影响卫气生成,当以补益脾肾为法
-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 ······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说明水谷精微在中焦脾胃化生形成卫气。而《灵枢· 营卫生会》曰:“卫出于下焦。”《类经》亦云:“卫气属阳而出于下焦 ······卫本属阳,必从肾而上行。此即卫出下焦之义。”提示卫气虽由脾胃化生,但仍需肾气催促而成熟,可见卫气的生成与脾肾关系密切。
-
王树声认为,现代人因经济条件改善,饮食文化丰富,嗜食肥甘厚腻之品,导致湿热内生,且岭南群众常年喜饮凉茶,脾胃渐损,运化失司,导致卫气生成失常。另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以青壮年居多,此阶段大多年轻气盛,相火易动,大多处于性活跃期,不懂节制,常存在频繁手淫的不良习惯或过于放纵的性生活,久则损伤肾气,无力催熟推动卫气。卫气不足无力抵御外邪,湿热邪毒乘虚侵入,蕴结内湿浸淫精室,发为精浊。此时清热利湿固然可以祛除体内已成之邪,但无法抵御未入之邪,且苦寒清热之品易伤脾胃,疾病容易反复,所以治疗上当以补中益气丸合肾气丸加减补益脾肾为先,顾护卫气生化之源,同时佐予清热利湿类药物,使体内再无容邪之所,亦无生邪之地,则无发病之虞。
-
1.2 肝郁气滞导致卫气运行不畅,则以舒肝行气为先
-
《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卫气比较活跃,循行快速,不受体内经脉约束,其性彪悍滑利,擅长攻窜游走,能迅速移动到邪气侵入之地与外邪抗争,保卫机体。若其循行受阻,无法及时抵御外侵邪气,则机体抗病能力自然下降,而且其涩滞也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不适。如《灵枢·卫气失常》云:“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可见卫气运行失常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而《内经》称肝为“将军之官”,张景岳认为:“肝者,将军之官,其气刚强,故能御邪而使之候外”,证明其具有保卫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另外,肝为阳脏,《明堂五脏论》称:“肝者,捍也”,提示肝与卫气彪悍的属性相对应。“卫出下焦”,而肝与肾同处下焦,张锡纯认为“肝为肾行其气”,提示卫气与肝关系同样密切,脾肾化生卫气后需由肝负责升发,并推动其运行,肝气调和则卫气运行正常,外邪无法侵入;肝失条达,无力升发卫气,卫外功能失常,外邪乘机入里而致病。
-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青壮年男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常年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往往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正如《伤寒论》所言:“弦则卫气不行”,肝失调畅,卫气运行涩滞,同样无力抵御外邪,导致湿热邪毒侵入发为精浊。而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形成,不通则痛,加重患者症状。另外,长期郁怒容易伤及脾土,引起卫气生成失常,形成一个微妙的级联反应,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缠绵不愈。针对这种情况,王树声认为补益之法已然不适,当以疏通卫气为主,主张舒肝行气为先,常用疏肝健脾之逍遥丸加减,再根据实际情况酌加清热利湿和活血化瘀药物,卫气运行正常,卫外功能恢复,病症自可消除。
-
总而言之,精浊病的发生发展与卫气的生成和运行息息相关,卫气生成不足则以补益为主,卫气运行不畅则以畅达为法。而临床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本就变化无常,正邪之间的矛盾往往非常复杂。单纯的卫气不足,或单纯卫气失畅的情况固然存在,但总体以虚实夹杂多见。在临证时要注意仔细辨别患者当前的邪正盛衰情况,分清主次,根据矛盾所在进行遣方用药,补益和畅达往往同时应用,总以恢复卫气的生成和运行为主要目的。
-
2 辨病辨证相结合,遣方用药效立得
-
祖国医学历年来对辨病论治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中医病名不明确或与症名相混淆,给临床准确诊治带来了诸多不便[11],慢性前列腺炎亦是如此,历年来医家对其诊治大多通过相应的症状体征,虽说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也难免忽略了疾病的针对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检测手段的发展,临床的准确诊断得到了极大的便利,王树声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机制不明确,且症状体征与诸多疾病相似,不可拘泥于单纯的方证路线,若要凸显中医的特色,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临床疗效,则须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通过灵活应用现代科学诊断技术明确疾病,再通过辨证思维遣方用药,将“辨病为先,辨证为主”作为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治原则。而该过程无外乎反复观察、学习、思考和印证,深刻理解精浊病的病因病机、发展规律及转归,通过相应的症状体征和检验检查结果明确病位以及病变阶段,再根据相应的证候发挥辨证施治的优势,既保证诊治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又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
-
3 内外结合同兼顾,用药组方疗效著
-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生的反复探索,发现中医外治法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上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患者接受度高[12]。王树声认为,前列腺特殊的生理结构常常导致药物口服后药力很难达到病所,且苦寒类清热活血药物容易损伤脾胃,影响卫气生成,增加治疗难度。而中药坐浴和直肠给药可以直接作用于前列腺局部,增加前列腺对药物的吸收,既无耐药性,也无伤脾之虑,所以治疗上常以口服药物补益和畅达卫气,保证卫气的生成运行正常,同时辅以清热活血类药物进行中药坐浴或灌肠,内外结合,既保证了机体卫外功能,又可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祛除已成之邪,缓解局部不适症状。其自拟前列腺外洗方由大黄、黄柏、萹蓄、车前草、王不留行和川楝子组成,若湿热较甚可酌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等加强清热利湿; 若血瘀明显则加三棱、莪术、丹参、桂枝等增强活血通络之功。
-
4 未病防治邪不入,疾病愈后不反复
-
慢性前列腺炎经过积极治疗后往往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但患者卫气已损,稍有不慎疾病复发也不足为奇。《金匮要略》曰:“若人能养慎 ······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王树声认为在预防精浊复发方面,摄养卫气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反复复发前来就诊的患者,常嘱其不可轻易放松,当注意适当锻炼身体,改变长期久坐等不良习惯,调整饮食起居,同时采用补气汤进行补摄,重用黄芪、升麻以培补卫阳之气,可使患者体质增强,实现“瘥后防复”的调养目标。
-
5 验案举隅
-
患者,男,21 岁,2022 年 12 月 11 日初诊。主诉:尿频尿急 3 月余,加重伴阴囊坠痛 1 月。就诊时症见:患者神清,精神紧张,尿频尿急,无尿痛,夜间尿道麻木不适,夜尿 1 次,伴有双侧睾丸坠痛,严重时可牵涉至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久坐或憋尿后则会出现下腹部胀痛,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烦躁易怒,胃纳一般,难眠易醒,大便黏腻,平素腰膝酸软,双膝怕冷;舌淡胖,可见瘀点,苔薄黄,脉沉细。外院前列腺液常规示白细胞(++),卵磷脂小体(++),经前列舒通胶囊及左氧氟沙星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显,且逐渐出现尿等待、尿线变细及排尿欠通畅等情况。综合考虑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脾肾两虚,气滞血瘀)。治法:健脾补肾,行气化瘀止痛;方药组成:肉桂 3 g(焗服),乌药 5 g,牛膝 20 g,生地黄 20 g,酒萸肉 10 g,茯苓 10 g,泽泻 20 g,陈皮 5 g,黄柏 10 g,赤芍 10 g,黄芪 20 g,川楝子 10 g,木香 10 g(后下),地龙 10 g,党参 10 g,丹参 10 g。共 14 剂,水煎服,每天 1 剂;同时辅以前列腺外洗方每日坐浴。
-
2022 年 12 月 25 日二诊,腰膝酸软较前明显改善,无夜尿,晨起因夜间憋尿下腹部仍有少许胀痛不适及排尿不畅,其余时间尿频尿急症状消失,纳眠可,大便仍较黏腻,舌淡胖,苔薄黄,脉弦。上方去肉桂,加琥珀末 1.5 g,藿香 10 g,苍术 10 g,续服 7 剂。
-
2023 年 1 月 3 日三诊,患者自述睾丸仍有少许隐痛,其余症状消失,复查前列腺液常规未见异常,舌淡胖,苔白,脉弦。具体方药:牛膝 15 g,乌药 5 g,黄芪 20 g,川楝子 10 g,木香 10 g(后下),柴胡 10 g,藿香 10 g,苍术 10 g,陈皮 5 g,白芍 10 g,甘草 10 g,薏苡仁 20 g,水煎服,续服 7 剂。
-
2023 年 1 月 10 日四诊,排尿未见异常,全身无疼痛不适,予柴胡 10 g,升麻 20 g,黄芪 50 g,当归 10 g,生晒参 10 g,麦冬 10 g,炙甘草 10 g,共 14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同时嘱患者加强身体锻炼,避免久坐及憋尿,保持心情舒畅,电话随访 3 月未见复发。
-
按:患者年轻,平素不知节制,久则肾精亏虚,而久用抗菌素等苦寒之品,已然损及脾胃,因虚致病是该患者的重要病机。《灵枢·口问篇》也说:“邪之所在,皆为不足。”只有在卫气虚损,卫外机能下降时,湿热之邪才能乘虚侵袭下焦,引起尿频尿急等不适。久病不愈导致湿热之邪聚而化瘀,且久治不瘥致患者情志抑郁,气滞血瘀加重,故而出现局部疼痛不适及排尿欠畅等,故初诊方以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顾护卫气生化之源,稍加木香通理三焦之气,与川楝子、赤芍等共奏行气活血止痛,推动卫气运行,重启卫外之功。二诊时患者湿热症轻,疼痛缓解,此时注重燥湿健脾,加强卫气生成,故加苍术、藿香以治寒湿阻脾,另外琥珀属阳,燥脾土有功,使脾能运化,且利小便,适时运用以锦上添花。三诊卫气渐盛,所谓“卫气不行,则为不仁。”可取四妙散清热利湿,白芍、甘草合用酸甘敛阴,配伍木香、川楝子、乌药等,着重疏肝行气,推行卫气的同时敛肝不伤阴。四诊过后,患者已瘥,重防复发,遂予补气汤摄养卫气,实现“瘥后防复”。
-
6 结语
-
《内经》关于卫气生理病理的论述已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与卫气的生成不足或运行失常密切相关,正所谓“卫气为百病母”。王树声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同样关乎卫气,诊治此病亦当重视“百病母”,在临床治疗及预防此病时注重培补和调治卫气,往往可以收获确切疗效,值得借鉴。
-
参考文献
-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国男科学杂志,2023,37(1):3-17.
-
[2] Krieger JN,Riley DE,Cheah PY,et al.Epidemiology of prostatitis:new evidence for a world-wide problem [J].World J Urol,2003,21(2):70-74.
-
[3] Albertsen PC.The economic impac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J].J Urol,2005,173(4):1327.
-
[4] 李海松,王彬,赵冰.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治专家共识[J].北京中医药,2015,34(5):412-415.
-
[5] Zhao WP,Zhang ZG,Li XD,et al.Celecoxib reduces symptoms in men with difficult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ategory IIIA)[J].Braz J Med Biol Res,2009,42(10):963-967.
-
[6] Elist J.Effects of pollen extract preparation Prostat/Poltit on lower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Urology,2006,67(1):60-63.
-
[7] 韩小兵,潘俊杰.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4):360-362.
-
[8] 顾恪波,孙桂芝.“卫气”与免疫相关性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2,44(10):75-77.
-
[9] 章恪.卫气-免疫细胞的中医表达形式[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3):3-4.
-
[10] 许朝进,席孝贤,贺新怀.卫气与黏膜免疫相关性辨识 [J].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123.
-
[11] 方磊,房敏.再议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0):2569-2570.
-
[12] 刘帅,宋涛涛,张予东,等.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9,41(9):1437-1440.
-
摘要
“卫气为百病母”作为祖国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之一,高度概括了卫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上的重要性。卫气失常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诊治和预防中起重要作用,临床诊治时应注重审察卫气,虚者以补益为法,实则以通为要,总的治疗关键在于调畅卫气,在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参考应用价值。